2023年毕节初三毕业可以上的中专学校有:贵州毕节卫生学校、毕节信息工程学校、毕节地区财贸学校、毕节地区工业学校、毕节卫生学校、毕节市农业学校、毕节地区水利电力工程学校、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毕节农业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职部)等中专学校。
序号
中专学校名称
中专学校地址
1
贵州毕节卫生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惠泉路138号
2
毕节信息工程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3
毕节地区财贸学校
毕节市张家坡
4
毕节地区工业学校
七星关区双树路(近五龙桥)
5
毕节卫生学校
毕节市卫生学校
6
毕节市农业学校
毕节市流仓桥办事处
7
毕节地区水利电力工程学校
毕节市流仓桥办事处
8
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S209附近
9
毕节农业学校
毕节市流仓桥办事处
10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职部)
毕节市金海湖新区职教城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毕节市农业学校
毕节市农业学校简介
毕节市农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4月,是毕节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农牧中等职业学校,贵州省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校50年来,学校始终不渝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毕节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要求,坚持“开门、开放、开发”办学,重心下移,积极为“三农”服务,在城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东西部联合办学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绩,形成了以中等职教为基础,劳动力培训转移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为一体、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办学新格局,累计为毕节地区及省内其他专州共培养了1.65万名各级各类技术及管理人才,学校连续几年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分别获贵州省“精神文明单位”、“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治安创模先进单位”及“全区红旗团委”“优秀函授站”等多项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团中央、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民进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9人,专任教师93人。现有高讲22人,讲师及相当职务34人,助讲以下教师35人。
毕节市农业学校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140余亩,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体育场地等建筑面积32177㎡。现在校各类学生2128人,设有畜牧兽医、农业综合技术、烟草技术及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电脑文秘5个中职专业;三年制普通大专设有畜牧兽医、设施农业技术、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3个涉农专业。成人教育设动物医学、农学、土地资源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林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配套建立专业实验室22个,多媒体教室3个,电化教学教室23个,校内实习基地8个,校外实习基地12个。学校信息、体育、卫生、安全、后勤保障等服务设施设备完善、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办学,形成了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大专和中学为两翼,培训转移为一体的办学格局。与西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电大、毕节学院联合办学,开展成人和普通大专教育,与山东、福建、深圳开展中职教育联合办学,具有稳定的就业网络,为毕业生提供多种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学校严格按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教育大纲和教学方案,贯彻“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略,树立“爱国勤奋、诚信敬业、求实创新”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升学良机,开辟就业坦途。
毕节地区农业学校坐落在贵州省毕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2、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
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简介
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的前身是织金县师范学校,始建于1905年,历经了1916年的师范讲习所,1943年的“国民教育师资训练班”,1945年的简易师范,1965年的耕读师范,1972年的织金县师范学校,199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估被命名为“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双合格”中等师范学校,2008年经毕节地委、行署批准转型为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和“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为宗旨,致力于为全区的教育事业输送合格人才。
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发展历史
回顾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历程。1997年以前,全校教职工最多的时候只有43人,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只有282人。学校几经搬迁,最后才迁到现在的校址。学校初迁到现址时,房舍简陋,条件艰苦,校舍仅有60年代农校留下的木质结构的瓦房一栋作为教室,两排石墙瓦房作教师和学生宿舍,一间石墙瓦房作食堂。土地荒芜、道路泥泞,设施几无,一切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