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昆明排名前八的广告设计学校名单

中专职高招生信息网 23

  2023昆明排名前八的广告设计学校有:云南经济管理学校、云南昆明工业学校、红河州财经学校、玉溪工业财贸学校、云南经贸外事学院、云南省旅游学校、云南省林业学校、云南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一、2023昆明排名前八的广告设计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2023昆明排名前八的广告设计学校名单

广告设计学校名称

广告设计学校地区

广告设计学校地址

2023昆明排名前八的广告设计学校名单

1

云南经济管理学校

昆明

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2023昆明排名前八的广告设计学校名单

2

云南昆明工业学校

昆明

西山区海口街道大黑桥高海高速公路北侧400米

3

红河州财经学校

昆明

个金路

4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昆明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路东段

5

云南经贸外事学院

昆明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400号

6

云南省旅游学校

昆明

云南 昆明 龙泉路268号

7

云南省林业学校

昆明

昆明市金殿公园风景名胜区

8

云南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昆明

穿金路154号

注:以上广告设计学校排名是招生报考网根据网友在本网的关注度进行排名,仅供参考

  二、2023昆明排名前八的广告设计学校简介

  1、云南经济管理学校

  根据2017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347人,专任教师1186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5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08人,并引进企业行业精英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聘请10余名外籍教师,越南语语种特聘教师支持计划项目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有海源和安宁两个校区。海源校区位于四季如春、历史悠久的昆明市主城区;安宁校区位于滇中产业新区的核心区内。总占地面积1305 亩,建筑面积51万余平方米。有图书馆2个,体育馆2个,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实训大楼2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41.6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287种。固定资产总值13亿余元,教学、科研、生活等基础设施齐全。

  根据2017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教师共完成省厅级课题85项,获得专利授权46项,出版教材、著作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700多篇,荣获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生态农业研究所研发的国家863项目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GPIT)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环境保护领域。

  2015年6月10日,学院张开宁教授领衔申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机构养老的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资助经费20万元。

  2、云南昆明工业学校

  2006年6月,联合职教集团在建水县创办了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云南联合经济学校,现有在籍学生10000余人。创造了云南中职教育的奇迹,被誉为“云南中职教育的典范”。

  云南昆明工业学校是联合职教集团在云南开办的第二所中职学校,自2009年建校以来,在昆明市、西山区两级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条件》为标准,秉承云南联合经济学校先进办学理念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以投入夯实办学基础,靠文化引领打造职教品牌,创造了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并形成规模的办学业绩。

  在过去的时间里,云南昆明工业学校投入资金7000万元改造校园、购置教学设施设备和实训设备,在占地100余亩的校园内,修建了1.5余万平方米的运动场地;改造校舍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装备了600余台计算机、开办了数控加工厂,每间教室都有多媒,建立了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钳工、电子电工、家电组装、计算机组装、汽车结构及原理、汽车维修等实训车间,舞蹈室,酒店管理实训教室,钢琴房、服装加工于设计实训室,绘画室。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营造校园文化环境,除旧布新,让名人名言上墙,使校园绿化率达46%,为滇池的环境保护与观光大道增添了光彩。

  由于办学瞄准市场需求,高起点,起步好,速度快,教学秩序井然,师生热情高涨,受到家长和海口社区群众的认可,各级领导的赞誉。

  2010年3月18日,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在副厅长和福生以及昆明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校视察后称赞说:“云南联合经济学校办在建水的学校我去看过,这才几年时间,又办出了一所学校,发展真是快!公办学校有好资源,好政策,办学却越办越萎缩。这所学校却越办越好,规模越来越大,真是了不起呀!要好好总结经验,再创辉煌!”

  2016年,总投资近亿元建成新校区,是我校重点发展和打造的品牌校区。新校区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是目前云南省最好的中职学校之一,开设有汽修类、烹饪类、美容美发类、教育类、计算机类、会计类、酒店管理类等专业。主要以学技术、好就业的热门技能型专业为主。学校实训设备总投资4000余万元,保证学生在校一边学理论,一边动手操作,学到一技之长。

  目前,云南昆明工业学校已成为管理制度完善,实训设备先进,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校风好,学风正,初具规模且受社会认可的中等职业学校。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借此东风,今后三至五年内,我校的规划目标是“创办省内先进的万人中职大校,为建设全国知名的职教强校奠定基础。”

  学校办学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培养自信、积极向上并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青年,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我校“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贫困家庭,面向现代企业,面向经济建设”办学,实施“平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既体现了服务民生的初衷,也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的要求,具有广阔的服务空间和广大的服务对象,发展潜力巨大。“办政府最放心的教育,办企业最需要的教育,办家长最满意的教育,办学生最喜欢的教育”是我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素质教育为龙头,办学市场化,教育个性化,教学专业化,管理企业化,就业服务化”是我校办学的指导原则;“订单式培养,开放式教学,封闭式管理,军事化训练,个性化发展”是我校育人的举措;将“把农民转化为市民,把无业青年转化为企业职工,把贫困家庭转化为富裕家庭”是我校兴学育人的神圣使命。

  秉承云南联合职教集团办学多年来所形成的以“勤敏发奋,刚毅图强;德能双馨,个性张扬;走出云南,放飞梦想;服务社会,报答爹娘”为基本内容的“云联文化”,落实“管、训、教”三结合的中职教育经验,实践“一次就业不算就业;无工资保证的就业不算就业;无后续跟踪服务的就业不算就业”的安置服务理念,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也是为我们办好普通中专提供了无形资产和软实力。

  3、红河州财经学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财经学校创建于1960年9月,前身为红河州财贸干部学校,1979年更名为红河州财贸学校,1984年改为现用名,1999年与红河州民族中专合并办学,组建为新的红河州财经学校。 学校办学规模1600人,现有各类学历在校生52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421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1人,副高职43人,中职34人。有专职教师78人,研究生6人,在读博士生1人,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数占教师总数的100%。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舍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3万册,建有技术领先、功能一流的计算机大楼,配置高档计算机850台,建有多媒体报告厅1个,多媒体形体训练室1个,配备教学用钢琴7台,学校建有多功能校园网。

  并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开办成人函授本专科班;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联合开展远程教育,开办本专科班;还承担着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红河分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还设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红河州中心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红河州考点,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红河州考点,红河州财政干部培训中心,红河州财会人员教育培训中心等,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在泸西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建水文庙、建水朱家花园等旅游景点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与泰康保险红河支公司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在学校设立泰康保险奖学金;与个旧地区的9家电脑公司建立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与红河州歌舞团联合举办艺术专业中专班。对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1]

  4、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67人,其中专任教师28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人,中级职称教师118人,8位教师被评为市级首批学科带头人,2位教师推荐为省级学科带头人。师资来源遍及国内60多所高等院校,70多个不同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2.3%,形成实力雄厚、结构合理,专业面广泛的师资队伍。

  学校占地199亩,校舍72000平方米,图书15万册,教学专用计算机750多台,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校内实验实习设施资产1400多万元,标准足球场2块,篮球、排球兼用场地10块,在校学生具有学习、生活、体育锻炼的良好条件。

  学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从严治学、科学管理的办学思想,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要和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在办好原三校特色专业基础上,凸现原三校优势互补的新兴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维修、汽车应用维修、财会、市场营销、水电技术等一大批原有专业焕发青春活力的同时,数控技术应用、环境保护监测、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证券投资、化学工艺、钢铁冶炼等社会急需专业已开始陆续向社会推出毕业生或招收新学员,高级电子商务等三个专业开始招收高级技工班,为弥补全社会告急的高级技工严重缺口作出我校的积极努力。

  5、云南经贸外事学院

  学院秉承“修德 志学 强能 致用”的校训,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强化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毕业生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就业渠道广,市场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6%以上,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先后荣获“中国高等教育优秀学校”、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云南省特色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学校”建设单位等荣誉,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经过多年办学,学院职业教育的理念已初步树立,办学思路逐步明确,专业建设基础较为扎实,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毕业生社会声誉和就业率日益提高。特别是在省级特色骨干院校建设和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3年)获批立项的推动下,整个办学和教学改革又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促进了学院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学院新校区建设工作。

  学院计划于2016-2017年中旬,完成650亩土地选址、征地工作和新校区规划审批,以及基础建设,使之具备建设条件;2017年底-2023年上半年,完成新校区一期157400平方米建设并投入使用;2023年4月前完成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教育部对本科院校设置的各种软、硬件指标要求。到“十三五”末,根据学院发展现状进行二期、三期建设。

  6、云南省旅游学校

  学校的教学与生活设施齐备,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园超市等一应俱全。价值30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保证了各类课程的实验开出率达100%。拥有语音室、370台电脑的计算机实验中心、多媒体教室、与因特网相连的千兆校园网、可容600人的学术报告厅、形体训练房、模拟导游厅、模拟酒吧、模拟中西餐厅、珠宝鉴定和加工实验室、实习宾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原有的工科类实习工厂、实习基地更进一步完善,并强化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新建的图书馆面积达5804平方米,藏书21万余册,馆内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等先进设施。2006年新建成10050平方米教学培训大楼、4900平方米学生公寓、10000多平方米中心广场。学校的旅游博物馆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科普基地,藏有恐龙化石、陨石等珍贵实物资料5000多件,是全国院校百强博物馆之一。

  学校以旅游类为主,开设有21个专业,其中旅游类专业13个,基本覆盖了旅游行业辐射的各个要素。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公关礼仪、计算机应用、勘探掘进、测量工程等专业被云南省教育厅评定为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还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高尔夫国际球童专业由我校与国际顶端高尔夫教育学府——英国苏格拉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联合举办,首批招生即达100多人。近年,学校坚持以旅游为品牌,将旅游类专业做精做细;以工程为特色,将工程类专业做优做特;以信息为基础,将信息技术类专业做活做新;对准行业与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与岗位群设课程,已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与市场相连的骨干、特色、储备专业体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70人,其中专任教师160名。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65%。全校参加过各类进修的教师84名,高级讲师54人、讲师120人、高级工程师5人、归国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11人,客座教授20余人。教师队伍中3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在读博士3人,省级中等职业学校学科带头人12人。有24人次在全国或省内的各类学会、教研会中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等职务,2名教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7、云南省林业学校

  云南省林业学校创建于1955年,原为林业部属昆明林校,校址在昆明小麦溪。1956年隶属云南省林业厅。1965年搬迁到大理州漾濞县。1970年停办。1979年6月恢复重建,1982年秋搬迁到现校址昆明金殿名胜区。

  学校现有在职职工230人,其中高级讲师44人,讲师及中级技术人员80人。党员74人,团员23人,离退休82人,其中离休7人,退休73人。

  8、云南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学校发挥电子专业优势,2005年新增轿车电子电器技术高级技工专业。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计算机技术,度考取相应的证书。2001年,获得了云南省第二届计算机应用大赛团体第二名;2002年,获得云南省第三届计算机大赛团体第四名;云南省技工学校技能竞赛维修电工专业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家电专业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三名;2004年,在"广州数控杯全国技工学校技能竞赛"云南选拔赛中,获教师组第一、二、三名和学生组第一名,并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竞赛获学生组全国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学校开设设专业有数控机床操作、机电、机加工、计算机安装与调试、化工工艺、铆焊与钣金、化工总控等,配套设施齐全,建有专业相配套的机械加工、冷作、机电、化学、微机等实验室,建校26年来,该校区先后为全国化工系统及行业培养输送5000余名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

  该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龙头,以学生质量为根本,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和生活管理。实行奖学金制,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网上预报名-优先获取补助
学生姓名
当前年龄
理想专业
QQ/微信
学生电话
家长电话
注:网报信息加密处理,请放心填写。

云南省 学校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