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中专学校有哪些?

中专职高招生信息网 0

  2023年江苏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中专学校有: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溧阳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等中专学校。

  一、2023年开设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江苏中专学校一览表

  序号学校名称学校地址1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十路1号2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斜桥镇章春港路1号3江苏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溧城镇燕山南路1号4溧阳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常州市溧阳市歌歧路120号5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宜兴市丁蜀镇周墅清水塘8号6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教育路1号二、2023年开设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江苏中专学校简介 2023年江苏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中专学校有哪些?

  1、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2023年江苏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中专学校有哪些?

  淮安区开放大学·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集开放本科与专科、高职与中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江苏省优秀电大、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江苏省和谐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学校占地320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474人,开放学历教育3000余人,每年举办社会培训4000人次以上。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商贸服务系、对口高考部、开放教育部、社会培训部等教学管理单位。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开设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21个专业,有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现代化专业群1个。建有12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其中,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1个,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4187万元。牵头组建淮安市数控技术应用职教集团,建有百兆校园网,有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2023年江苏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中专学校有哪些?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1人,高级职称92人,“双师型”教师占73.8%,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省市级名师28人。

  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了惠民、华仔、五洲、海达、瑞达、电子商务物流园等6种较为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学校科学、健康发展。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打造了享誉全省的系列主题活动、抓小事工程、星级班级评比、跑操、荣誉审核制、光盘行动等6张德育“名片”,努力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文明素养。连续20年无一师生违法犯罪,在省市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百多枚奖牌,对口高考98%以上的学生考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理念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行正、学勤、技精”的校训,培养了大批“肯吃苦、有技能、会创新”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三创”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品牌、有特色、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教师幸福、省内领先的职教名校,谱写新的篇章。

  2、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工业中专教育协会理事学校、江苏省中专教育委员会会员学校、江苏省职业技术学会理事学校。2023年9月27日,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始创于1958年,前身为靖江县七二一工业大学,1975年更名为靖江县职工大学,1983年更名为靖江县机械职工中等职业学校,1986年又更名为靖江县工业学校。1995年通过了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评估,1995年11月又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评估,1998年通过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中心校的评估验收,1999年荣获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称号,2001年7月与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靖江分校合并,2006年4月泰州市技工学校靖江分校并入靖江县工业学校,2009年8月通过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2009年12月正式更名为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现挂有“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靖江办学点”“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靖江学院”三块牌子。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所在地靖江市位于美丽的扬子江畔,南濒“黄金水道”,北依苏北平原,是长江下游集水、公、铁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上海和苏南向苏中、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 2023年1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含补充立项和申请延期验收等)项目学校验收结果通过。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占地155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1.1 亿元,仪器设备近2000万元。中、高职全日制学生3726人,其中高职学生1200人。现有专任教师214人,高级职称56人,中级职称75人,博士1人,硕士10 人,学历100%达标。拥有“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省技术能手1人,省领军人才1人,省职业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5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3.1%。

  学校现有实训基地总面积9800㎡,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额为1995万元。拥有1个数控技术应用省级实训基地、机电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市级实训基地及1个在建国家级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语音室、视听阅览室、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学校图书馆藏书10万册,各类期刊杂志300余种。学校实训中心建有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液压与气动、PLC编程、数控加工、家电检测与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等32个实习实验室。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工作,图书总量现已达15.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 万册),纸质图书生均数30.22册,电子图书生均数10.42 册,还购买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获得荣誉

  1995年学校获“江苏省中专校文明校园”称号,1996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999被省教育厅评为“花园式学校”称号,2000年荣获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20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被评为泰州市“五星级安全文明单位”,2005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数控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 2007年5月学校荣获共青团等十三部委联合表彰的“第五届全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培训先进集体”(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学校),2009年8月通过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现场答辩,2009年9月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和谐校园和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称号,2010年8月荣获“中国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合作交流

  2005年4月,我校与德国安斯巴赫地区公立职业学校、安斯巴赫应用技术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支持下,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2006年我校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开展嵌入式教学模式合作,培养高级软件技术人才。2008年我校与韩国骊州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现已有两名学生赴韩深造。

  3、江苏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溧阳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江苏省溧阳职业高级中学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学院、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市分校、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溧阳办学点实行“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办学机制。学校是首批江苏省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和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是江苏省优秀级电视大学。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学院创办于1979年,原名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地区分校溧阳县管理站”;1984年更名为“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县分校”;1990年8月,溧阳撤县设市,学校更名为“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市分校”;2007年增挂“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学院”校牌,并成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溧阳办学点”。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原名“溧阳县职业中学”,另挂“常州职业中专分校”校牌;1988年首批跨入江苏省重点职业高中行列,并更名为“江苏省溧阳职业高级中学”;2000年与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市分校实行资源整合,合并组建成立“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2010年经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教育厅认定,更名为“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起,按照溧阳市委、政府整合优化全市职教资源的相关决策与要求,溧阳市建筑工程学校、溧阳市技工学校、溧阳市农业干部学校、溧阳市职工学校、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办学单位先后正式并入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现占地面积475亩,分燕山和城中两个校区,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4428 万元。现有五年制高职、职业中专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6000人;开放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本、专科在籍学员2000人;举办各类岗位或等级培训,年培训达6000人次。

  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着力推进品牌专业建设,开设专业有:机电、数控、电工电子、计算机、财会、建筑、化工、英语、汽车维修、园林花卉等,形成了机电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财务会计等5大专业为骨干的专业群、发展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等3个专业是江苏省重点骨干示范专业。建有机电、数控、电子技术、计算机、会计等五大校内实训基地;其中,电子技术实训基地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了50多个紧密型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与4个“前校后厂”式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并在多家企业与工业园区建立了“厂中校”、“园中校”。截至2012年,累计向社会输送普通专科毕业生860多人,五年制高职毕业生1000多人,中职毕业生22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本、专毕业生5000多人。

  江苏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服务

  学校坚持为学生的发展与就业服务。学校注重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省、常州市组织的历次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积极拓展学生多元成才渠道,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建设,认真进行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中高职“3+2”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努力办好对口升学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常州市、江苏省同类学校前茅。2012年413名学生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269名学生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本科达线率65.1%,专科达线率100%。积极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努力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每年约有5%的毕业生应征入伍;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在99%以上,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创业致富的毕业生典型。

  学校坚持为教师的发展提高服务。现有专任教师347人,其中:具有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122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33人。现有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溧阳市级以上“四类”优秀教师、“双师型”教师80多人;具有高级工以上或非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80%以上。“八五”以来,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常州市、溧阳市科技成果进步奖。

  江苏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宗旨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学生的未来幸福和终身发展高于一切”、“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在“尊严、发展、幸福”为核心的价值观引领下,深入挖掘和大力构建“包容向善、积极进取、务实求精”的学校核心文化,着力提升师生的“德行、责任、能力”,努力打造“德育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优质、办学内涵丰富”的办学品牌,提升办学水平,形成了“高职与中职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先后获得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首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首批江苏省和谐校园(职业学校)、全省基层依法治理先进集体、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单位档案工作三星级单位、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常州市双拥模范单位、常州市科技拥军先进单位、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教育装备先进集体等荣誉;并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优秀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 “中华·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学校、首批省级经典诵读基地学校、常州市中学生报务训练基地、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基地、溧阳市预备役军事技术学校、溧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

  目前,学校正处于“强内涵、重实绩、提品位、铸品牌、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师生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把学校建成“理念一流、师资一流、设施设备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融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于一体”的“溧阳人民心目中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示范辐射作用。

江苏省 溧阳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