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教中心有哪些?

中专职高招生信息网 41

  2023年江苏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教中心有: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江苏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射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金湖职教中心、南京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等职教中心。

  一、2023年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江苏职教中心一览表

  序号学校名称学校地址1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东南大道76号2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镇江南郊丹徒新城东侧3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黄浦江路699号4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街道合兴路s12-15江苏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江苏 南通 汇龙镇两港中路536号6江苏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中国 江苏 如皋市 如皋福寿路188号7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宝胜路附近8射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盐城 合德镇发鸿街北首9金湖职教中心淮安 黎城镇青年路10南京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江宁科学园大学城龙眠大道月华路1号二、2023年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江苏职教中心简介 2023年江苏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教中心有哪些?

  1、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简介

2023年江苏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教中心有哪些?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是一所中高职并举办学的地方职教中心,包括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常熟市技工学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常熟学院、常熟市社区培训学院,2011年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点。学校建在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占地518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资产总值4.5亿元,教职员工630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在籍注册学生10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4000余人,年社会培训量10000多人次。

  学校从整合、磨合到融合,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优、创业”的鲜明办学特色,步入了规模办学、特色办学、合作办学、持续发展的轨道,较早实现了江苏省中职学校集约发展的模式,也为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基础。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办学条件 2023年江苏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教中心有哪些?

  创优提升内涵,集聚发展实力。学校坚持优化专业建设、优化师资队伍、优化办学手段,把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接,服务企业行业。学校创新实施了以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要内容的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五高工程”。学校建有机电、园艺、计算机、电子电器和会计5个省级示范专业,数控技术为省级实训基地和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机电技术和汽修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个实训基地项目,形成了机电工程、电气工程、传媒艺术、经贸管理、旅游管理5个专业系以及基础、培训2个教学部,10个骨干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4个重点专业列入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形成“区校合作、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与创业教育2个特色建设项目,使专业设置更加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专业调整迅速匹配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专业建设日益匹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

  学校坚持中高职并举办学、协调发展策略,拥有高职高专、高级技工、中专中技、成人开放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区培训教育等多层次、多品种教育类型;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理实一体、项目模块、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岗位教学、特色教学、仿真模拟等教学模式,开发了《职业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和《中职校以创业教育促进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的实践与研究》国家级课题。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实现了校园文化人本化、专业文化企业化、特色文化本土化。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发展空间

  创业服务社会,拓宽发展空间。学校坚持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服务,努力实现职教惠生惠民,把课程建设与岗位能力培养相对接,服务就业创业。以“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创业育人、赢在职教”作为创业教育理念,全面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校区企业”与“企业校区”,组建春来创业集团,营造“校企一体化”运作载体,建有工具厂、园艺公司、人力公司、汽车维修厂、江南美食研发中心等实体企业,正在建设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教育工厂和数字化校园,创建了“生活、文化、科技”三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设置500个创业实践岗位,让学为创业者、校园成为创业园,使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能力、顶岗实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把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对接,服务社会发展。通过成立“学校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常熟职教中心办学集团”,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常熟社区培训学院,开发了西藏班、新加坡班,积极开展东西、中外、区校、院校合作办学,被国家确定为东西部合作办学定点学校,已成为社区教育的培训中心、职成集团的龙头学校、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辐射之地、中外合作办学交流的重要窗口。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创新大赛优秀学校、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省(职业学校)和谐校园、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荣获第三和第四届“南通科技杯”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江苏赛区突出贡献奖、三届“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组织学校奖”称号、两届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最佳组织奖、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等。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先后承办了全省首届创业教育论坛、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暨职业学校服务社会作贡献现场推进会;前后两次接受了中央十多家主流媒体的采访,先后被新闻联播和人民网专题报道。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国家级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型、示范性改革发展职业学校为目标,积极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学校文化”三大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在更高平台上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全国同类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办学理念

  创新引领办学,构建发展平台。学校坚持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办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把办学与开发区经济发展相对接,服务区域经济。通过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成为地方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的重要阵地、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人力资源的保障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育人为根本”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于师生全面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秉承“志远技精”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东南,服务全市;依托开发区办职教,办好职教促开发”的办学思路。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系部为主、处室服务”的两级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系部自主管理、学校调控服务的管理机制;建有“全国一流、行业先进”现代化的校园设施;具有“能教、能做、能经营”的教师队伍;培养“有知识、高技能、能创业”的高素质毕业生。

  2、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丹徒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是江苏省“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镇江市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丹徒区退役士兵培训基地,计算机、外语、普通话培训中心。2011年通过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验收,更名为“江苏省丹徒区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条件

  丹徒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是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是江苏省“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江苏省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是江苏省退役士兵培训基地,丹徒区计算机、外语、普通话培训中心。学校现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工程机械操作、焊接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餐烹饪、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服装设计与工艺、幼儿师范教育等十多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三个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

  学校坐落于镇江南郊丹徒经济开发区内,西临312国道,辛三公路从校门口通过,138、139路在学校门口有站台,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镇江站毗邻学校;高资校区位于镇江西郊省级开发区内,市23路公交车直达。两校区交通便利。学校主校区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65000余平方米,在校生2850余人,教职员工208人,拥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54人,持有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教师115人,市区级骨干教师、职教能手等60余人。学校建有实训大楼、金工车间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大楼;建有60多个实验实习室,实验实习设备总价值近二千万元。

  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强化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江苏领先电子有限公司等众多大型企业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学校始终不渝的致力于专业课程改革,是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近三年,学校对口高考,成绩斐然,共有1000余名同学升入高等院校就读,其中,升入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就读的学生占38%。学校本、专科录取率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学校一贯注重加强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学生就业单位工作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优越、福利待遇丰厚。

  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理念

  创办职业教育29年来,学校在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恒信至能”为校训,秉承“品德至上,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围绕“成人成才成功,就业创业乐业”的办学目标和“务实创新,后发先至”的办学精神,团结奋进,图强思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效果。

  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江苏省职业教育主题教研年先进学校;获得镇江市安全文明校园、镇江市模范学校、镇江市教育管理先进单位、镇江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和镇江市绿化达标单位等荣誉称号。

  3、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上世纪初,近代著名实业家,海门人张謇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雄韬伟略。在薪火相传的岁月里,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学校一直以“职教富民、服务地方”为天职,为海门率先跻身“全省十强”,为南通全面进入“桥港时代”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创办于1986年,前身为“海门狮山职业高级中学”;2000年,同海门电大、海门教师进修学校、海门财贸学校四校合并,组建“江苏省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2004年,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办学点”;2009年,正式更名为“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海门中专”;2013年,海门市两所最大的主体职高“海门中专”和“三厂职高”正式合并,组建“新海门中专”,同时增挂“海门张謇职业技术学校”校牌。2015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发文,学校升格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海门分院”。

  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层次

  办学近30年来,学校已初步形成八大鲜明特点。 办学档次高。1996年,学校被国家教委确认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2000年,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复评;2009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迈入全省职教发展的第一方阵;2012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办学规模大。学校占地面积508亩,建筑面积247000平方米,在编教职工685人,学历教育全日制在校生7256人,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在校生1100多人。

  办学层次多。涵括“幼儿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学历函授、社会培训”五大板块,形成了“中职、高职贯通,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并举,实时教学、远程教育互补”的办学格局。

  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和“南通市绿色学校”,是展示海门教育大发展的璀璨明珠和彰显江海门户独特魅力的对外窗口。目前,滨江新校区正致力建设“功能齐全、配套完备、江苏示范”的高水平、现代化校园。

  师资队伍强。现有专任教师562名,高级职称教师214人,研究生92人,专业教师331人,“双师型”教师292人,省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2人,省名师工作室1个。专业门类齐。开设中职专业18个,高职专业5个,形成机械加工、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商贸财经四大专业群,拥有“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现代农艺、服装工艺与设计、会计电算化”等省级示范专业或品牌专业。实训设备精。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总值5410万元,共有6个校内实训基地和8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工民建、数控、电子三大省部级以上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服务辐射广。

  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合作交流

  学校与长三角地区近百家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近三年,学生“双证书”取证率100%,初次就业率达99%,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于90%。年均培训和技术服务达到10万人口,为振兴海门地方经济做出积极贡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全新起点上的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海门张謇职业技术学校,将着力打造“南通窗口、江苏示范、全国知名”的职教强校。

网上预报名-优先获取补助
学生姓名
当前年龄
理想专业
QQ/微信
学生电话
家长电话
注:网报信息加密处理,请放心填写。

江苏省 海门 学校